第(2/3)页 小刨奔这种东西长得像苍蝇一样,但个头比苍蝇要小两倍。 这玩意真可称得上是蚊虫界的大虎逼! 只要被它盯上,落在肉上就是一口。 飞走的时候必会叼口肉走。 采挖野山参的时候是必须要破土的,而且破土的面积还不小。 那些蚊虫就像土蜂子一样都是怕烟的。 同时有些动物看到烟雾之后,也会躲得远远的。 所以打火堆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。 罗易先点了支旱烟叼在嘴里,接着便四下划拉一翻,将干树叶子拢起一堆,再弄些筷子粗细的干柴。 划着火柴,把火堆点着,又从旁边几棵烂倒木上掰几块老牛干扔进火堆里。 再接着,便是用斧子砍几段鲜木头,一并压在那火堆上面。 挖野山参耗时长,火堆必须要弄妥当,不能让火堆的烟雾断了,中间再跑过去弄火堆这样就不吉利。 但如果是搭伙进山就不一样了。 人手多的时候他们各有分工。 而此时,罗易要一个人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完,这其中包括打完火堆之后,在附近采新鲜的苔藓和剥大块的桦树皮。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,这才重新回到野山参那个位置。 到了近前,罗易仔细打量面前这棵野山参。 虽是四品叶,但枝茎并不粗壮。 能够看得出来,这枚野山参是在土里趴卧了很多年,也只是近二三年才出土。 这样的野山参枝茎不壮,其土下部分的根须相对也较弱。 目测出大约半米的距离后,罗易便用手斧将四周的树根砍断,将第一层草皮子揭开。 一股黑土特有的味道飘出来时,四周便有蚊虫开始向这边聚拢。 好在那火堆已经拉出长长的烟雾,使得那些蚊虫几乎不能近身。 草皮子揭开,下一步应该是用三指宽的鹿骨钎子,将最外面的土层一点点扒拉开。 这一步叫做“开盘子”。 但罗易手里并没有那样的钎子,这一步,就只能用手代替了。 好在山里的黑土较为松垮,徒手挖土的时候也不费劲。 把野山参转圈直径达一米地方的土全部挖开,用了二十多分钟的时间。 因为在挖土的时候是要格外小心的。 野山参与家参不同的是,通过土上部分的枝茎很难辨别出土下部分的走向。 如果不小心挖最外层的土,很有可能会伤到野山参的根须,得不到一棵完整的野山参。 四周清理好后,罗易便将背筐里拴了红线绳的鹿骨钎子拿了出来。 这一步应该用快当钎子来拨除山参周围的泥土,而罗易手里的这两枚恰好就是。 在这个时候,每拨弄一寸土时所发现的根须,都有可能是那枚野山参的根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