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正是这时,大荧幕内,江哲微笑着开口了。 “好了。” “也就是说,我们的宇宙大概率是球形的,且诸多证据表明它是。” “同时,更证明了一个真相:无论未来我们科技有多么的发达,我们无论如何在宇宙内如何疯狂的跃迁,跳跃,我们都始终无法离开这个球形宇宙。” “如果我们生活在球形外的宇宙表界的话,那么我们就能离开这个宇宙看看宇宙之外的地方。” “而我呢?” “我认为,宇宙它是球体+平坦的组合型的。” “稍后作解析。” 这话一出,令海量物理学家眉头一皱。 复合型的宇宙模型? 虽江哲没有继续解释下去,却已经让专家们沉思。 平坦和球形该怎么组合成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形状呢,这让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。 面对镜头,他感慨地摇了摇头,“至于我为何那么认为,请诸位静听!” “我们之前讲过宇宙循环理论。” “宇宙,它,起源于量子真空,然后是一个接近无限大的宇宙奇点,奇点爆炸后,形成可观测加不可观测宇宙。” 这个宇宙循环理论,对观众们,专家来说,不陌生。 往期节目,江哲针对其讲过,因此无人质疑。 “所以,我们的宇宙其实一直都是在循环的。” “只是,它究竟循环了多少次呢?” 他眉头一皱,连连摇头,“即使是我也分不清,但有诸多存在于宇宙内的证据表明,它循环的次数已经超过了人类能够想象的极限次数。” “不多谈它,现在,让我们回归首次宇宙形成,首次宇宙爆炸的模样。” “请大家回到宇宙诞生之初。” “现在,各位附近一片黑暗,有的只有躁动不安的基础粒子们,在疯狂的闪烁,挪动,聚合。” 听到这些,观众们下意识地闭上了双眼,脑海中模拟着这幅画面。 同时,画面内的江哲的声音继续引导着他们进行想象。 “不久后,奇点出现了。” “一个巨大且秘籍的白蓝的奇点出现。” “紧接着,突然‘砰!’的一道无声的炸响相继出现。” “这是宇宙的首次诞生,这无数的基础粒子向四面八方扩张了无数个年,然后才形成了星云,璀璨的星系,星系团,恒星出现了,行星出现了,无数个彗星也相继而出。” “随着时间的疯狂推移——约莫1万亿年理论的寿命左右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