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之帝后-《宫斗不如当太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以后驸马娶了她,不知道要被怎么折腾呢。”
    赵承钧轻轻笑了,意有所指道:“这倒是。”
    他深有同感。
    唐师师听出赵承钧背后的意思,挑眉,道:“陛下嫌我折腾?”
    “我可从没说过这种话。”
    “你刚刚分明承认了。”
    “哪有?”
    赵承钧说,“我分明在赞许你。
    静姝越像你,日后出阁越不会被驸马欺负,我就能越放心。
    这种好事,你应该更折腾才是啊。”
    赵承钧说着笑了,唐师师生气,用力瞪了赵承钧一眼,一转身走了。
    赵承钧这些年来对这类事已经驾轻就熟,他跟入内殿,见唐师师坐在梳妆台前,叮叮当当卸首饰。
    他就像没看到唐师师的冷脸一样,走到唐师师身后,说:“我帮你。”
    说着赵承钧去拔唐师师的发钗,唐师师伸长胳膊,按住赵承钧的手,从镜面冷冷乜斜着他:“不用。”
    “你今日头发梳的高,后面的发簪你够不到。”
    “那也用不着你。”
    唐师师说,“我自己够不着,尽可以叫宫女,哪敢折腾陛下?”
    “宫女哪有我好用。”
    赵承钧完全不在乎唐师师的冷淡,他握住唐师师皓白的手腕,放在掌心缓缓摩挲,另一只手熟练地帮她摘下步摇,“你支使宫女,得付银子和赏钱,但是我却不用。
    皇后出身巨富之家,名下资产遍布运河两岸,怎么会连这点账都算不过来?”
    唐师师嫌弃地从镜子中瞪他一眼,她活动手臂,想要从他手里抽手腕出来:“放手!”
    唐师师越挣扎,赵承钧反而束得越紧。
    他从身后环住唐师师,将她抱了满怀,问:“我若非不放呢?”
    唐师师的头发拆到一半,青丝杂乱地散在肩上,不似白日华美端丽,却又有种难以言喻的引诱感。
    她被头发蹭的发痒,笑着躲了一会,无奈道:“够了,别闹,我干正事呢。”
    赵承钧眉梢微微一动,他凑到唐师师耳边,低语时,温暖的气流不断打在唐师师耳廓:“我就不是正事?”
    唐师师脸蹭的红了,她明知道内殿里没有侍从,却还是忍不住环视一圈,发觉无人听到时长长松了口气。
    缓过神后,唐师师恨恨地用胳膊肘拐身后的人:“流氓,你说什么呢!”
    赵承钧抱着她,闷闷地笑:“赵静姝会写笨蛋却不会写蠢,你多年来也只会骂这一个词,你们母女两人,还真是一脉相承。”
    唐师师挑起一边眉毛,侧过脸睨他:“怎么,你后悔了?”
    “那是自然。”
    赵承钧含笑看唐师师露出气愤模样后,才不紧不慢说道,“我当然后悔没有早些遇到你。
    臣子总说我子嗣不丰,殊不知,就是因为你出现的太晚了,才让我老大年纪才得了第一个孩子。
    现在臣子全在数落我,你说,这怪不怪你?”
    “强词夺理!”
    唐师师才不信他,说,“我和你年龄摆在这里,就算你早早遇到我,我也年纪幼小,不能成婚。
    怎么,你还打算娶十二三的小姑娘?”
    “这倒也是。”
    赵承钧认真地想了一下,说,“看来如果有下一世,我还是得控制时间,不能放任你逍遥在外,也不能出现的太早。”
    唐师师没忍住,噗嗤一笑:“你还想安排下辈子?
    嫌这辈子不满意吗?”
    “我从不做无功之事。
    相比于担心下辈子,我更想解决这辈子的问题。”
    赵承钧说着,突然把唐师师抱起来,说,“下辈子交给他自己愁去,你先来帮我解决一下朝政难题。”
    “你到底要干什么!”
    “当然是干正事。”
    ·
    帝,世宗皇四子,孝宗之弟,武宗之叔。
    帝少而聪敏,世宗甚爱之,因惹姚后疑。
    世宗驾崩,姚后惧帝夺孝宗之位,固令恭烈贵妃殉葬,群臣阻之无果。
    贵妃殉先帝而去,帝大病,病中赴封地靖北。
    帝于靖地驻守十二载,北拒鞑靼,西遏察合台,中绥北庭。
    神泰七年,姚后召帝回京贺岁,次年春,武宗落水染寒,急病而去。
    武宗无嗣,群龙无首,帝于金陵主持大局,稳固人心,群臣三请,方登基为帝,改元永初。
    七月二王叛乱,帝亲征周、齐,月余大胜而归。
    姚后勾结帝养子赵子询叛乱,皇后被困于宫中。
    幸帝及时归来,力挽狂澜,叛党伏诛,姚后畏罪自缢,永初之乱平。
    帝慎审自恪,静笃节制,勤政爱民,知人善任,创永初盛世。
    帝一生未立嫔妃,终生唯后一人,宠冠六宫,史称庄懿皇后。
    帝后共育三子二女,后宫曾有言之,庄懿皇后为姚后离间之美人计,以效貂蝉、夷光之流。
    帝未予理睬,与后感情深睦,鹣鲽情深。
    待仁宗继位,斥此言为无稽之谈,禁之。
    ——《燕书·成宗本纪》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