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章,厌厌良人-《秦疆》
第(2/3)页
张仪一愣:“刚刚起复?”
吴心蓝脸上有了一丝敬佩之色:“孙大人是看不惯魏阉,才主动辞官的,眼下魏阉倒了,可国家也成了这个样子,正该孙大人这样的好官出来治民。他一来,华阴县就有救了。”
张仪问:“此人不贪财?”
吴心蓝打了个哈哈:“他要贪财,早投靠魏阉,成为阉党了。还用得着辞官么!”张仪点头:“也是,唉,这回有点麻烦……”
他不自觉地将心里话说了出来,吴心蓝一愣:“麻烦?什么麻烦?”张仪一惊,忙打圆场:“他一来,那些流贼就麻烦了,哈哈,你说是不是?”
吴心蓝点头:“这个自然,要不我怎么说华阴县有救了呢!”
张仪回到柴房,愁眉紧锁,他知道眼前这个孙传庭绝不是好对付的。正思索间,吴心蓝敲门进来:“这位先生,有房间空出来了,你们搬过去吧。”张仪一笑:“前倨而后恭,莫不是因为我等做过流贼,把姑娘吓到了?”
吴心蓝一撇嘴:“别说你做过流贼,就是做过皇帝,到了我这儿,也一样整治。我只是看你还像个好人,这才让你搬过去,别不识抬举啊……”
张仪拱手一揖:“识抬举,当然识抬举。这间屋子,哪里是人住的嘛!姑娘说是吧……”吴心蓝哼了一声:“贫嘴……”
二人搬进了客房,张仪又和吴心蓝聊了半天,又问了整个陕西的情况。吴心蓝这里来的人多,天南地北的都有,因此各地的情况都知道些。聊这半天,张仪对天下之势,大概有了一个了解。
吴心蓝慢慢地对这个年轻书生也有了好奇之心,这家伙哪来的,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此等样人。他虽是个书生,可与其他那些迂腐文生大不相同,学识不用说了,渊博得令人可怕,偏偏又生着一张利嘴,无论你说什么,他都能接得上话,而且引经据典,说得头头是道。有些道理明明是歪理,可经过他的嘴一说,立马变得天经地义。
她当然不知道,别说是她一个市井妇人,就算是一国之君,也被眼前这家伙糊弄得颠三倒四,五迷三道。对付她,张仪睡着觉也办了。
二人说着话,张仪也套出了她的大概身世,这位吴姑娘也不是凡人,乃是陕西大豪吴九州的女儿。吴九州是当地的武术大家,生了九个女儿,她是最小的,上面八个姐姐都已远嫁,唯有她在家守业,吴九州死后,产业被八个姐姐分光了,只剩这间客店,吴心蓝也不计较,只是她出身武人世家,眼光颇高,既看不上那些咬文嚼字的书生,也看不上那些粗鲁凶暴的莽汉,更瞧不起官家商贾,因此不知有多少提媒的人来,都被她赶出门去。
这样一来,提媒的人少了,吴姑娘的年纪却一天天大起来,因此直到二十五岁了,也没嫁出去。华阴城里都知道这位老姑娘,一提她,都憋不住想笑。
但是吴心蓝为人仗义疏财,乐于助人,周围的街坊大都受过她的接济,因此人缘是极好的,她骂别人几句,别人知道她的性子,也无人计较。大家甚至有一个共同的想法,这位吴姑娘最好永远别嫁出去,永远呆在华阴县里,因为这样的好人实在不多了。
这天晚上,张仪很晚才睡,他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那位孙大人的脸庞,在他前世的经历的对手中,除了那位犀首——公孙衍之外,没有如此厉害的人物。可此人的性格脾气又是怎样的呢?原来准备的一番说辞,可能是不好用了,而眼下又无人知道孙传庭的底细,因此明天的会面,他必须下足功夫,做好准备,以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局面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