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杨熙经历了一夜的惊心动魄,此时心情纷乱复杂,那个在进入地宫之前便即滋生的念头一直在脑内盘旋,让他忐忑不安。 他看着先生沉稳地走在前面,忽然鼓起勇气,向先生问道:“先生,弟子有一事要问。” 若虚先生听得杨熙口气凝重,不由得停下脚步,答道:“但问不妨。” “先生如此避人眼目,费尽心思,只为秘密来此寻找禹鼎,究竟是什么缘故?”杨熙忧心忡忡道,“先生曾经说过,‘得鼎者得天下’,先生将此事做得如此隐秘,既不向天子禀报,也不假借中山王、定陶王、楚王等诸藩王之力,您寻到禹鼎,却是要交给谁?” 若虚先生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杨熙:“如果我说,我寻找禹鼎,不想献给他们任何一人,你却待怎样?” 杨熙听到这话,顿时如同五雷轰顶。难道...难道先生要据有九鼎,行那大逆不臣之事?他自幼研习典籍,受那忠君爱国的思想熏陶甚深,一时之间心中充满纠结。 但是又想到先生从小收留自己,于他有再造之恩,而且先生也不是那贪权争利之人,为何要行那不智之事?他隐秘寻找禹鼎,必是另有深意,自己须得相信先生,支持先生,却不可令先生伤心失望。 想到这里,杨熙正色道:“无论先生有何意图,弟子都唯先生之命是从!还请先生与弟子明言缘由,不论何事,弟子都愿与先生共同分担!” 若虚先生听了这话,心中百感交集。杨熙虽不知自己为何寻找禹鼎,但已经看出自己在犯那欺君之罪。天地君亲师,君尚在亲前,师却是排在最后,饶是如此,杨熙竟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自己身边,不枉自己为其默默奔走,行此大逆之举了。 看来,现在必须对杨熙坦白一切了。十年前的血案,他的身世,还有自己下一步的打算,都要一一向他说明。虽然天子严禁他泄露这些事情,但是若自己再继续隐瞒,还不知这孩子要瞎想到哪里去,说不定都要以为他这个当先生的,自己想要去做皇帝了。 此时此刻,只有将杨熙的真实身份来历全数告诉他,才能打消他的种种疑虑。但告诉杨熙他的身份来历,让他知道正在为他谋划,要他竞逐天子大位,他又会有什么反应,饶是若虚先生深谋远虑,也是怎么都猜想不到了。 是悲痛欲绝,想要找出真凶为全家报仇,还是隐忍不发,投身这竞逐天子之位的凶险漩涡? 若虚先生张口想要吐露机密,忽然双瞳紧缩,全身一震,却又闭口不言。 杨熙心下奇怪,顺着先生目光望去,发现前方河边,一片昏暗之中,他们所乘的小船之内,已然亮起一豆微弱的灯火。 有人!若虚先生和杨熙互望一眼,都是一脸震惊。在这荒郊野地,是什么人竟能寻到此处,还光明正大在那船中等候?两人心中同时闪过一个名字。 张逸云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