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九六章,灵犀庙-《校园天兵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春江渔火,袅袅炊烟。
    下午。
    乌篷船沿河而下,汇入灵犀江中。
    江畔,许多船都靠在岸边,到了做饭的时候了。
    苗嫣然也拿出火炉、菜板、锅子,在小心翼翼地生火。
    船上生火需要准备一些东西,隔热的沙土铺在最底,沙土周围围住,上面是添柴的泥炉,再上面才是锅,这样柴火不会伤到船体。
    火生好了,苗嫣然在备菜,大虾仁哪怕恢复原形,也将近有小孩大,曹闲见她手法笨拙,便抢过菜板。
    虾仁太大,导致虾线也太大,看着有些恶心,反正这东西吃不完也储藏不了,曹闲手中旧刀凝出,剖开虾壳,剃掉大半老肉,留下两顿的量,剩余的全抛到河里。
    “好浪费啊……”
    “总比臭了强。”
    葱段切开,生姜切片,曹闲道:“有干辣椒吗?”
    “有的有的。”
    一个精致的陶罐被她抱出,显然这些东西都是新的。专门为这次泛舟带上来的。
    干辣椒掰断,曹闲见没有食用油,就从一个陶罐中剜出几勺猪油放入锅中。
    油温升起,葱姜入锅爆香,香气被激出,立即下入干辣椒和切好的虾肉翻炒。
    “你还有酱油?东西挺全啊。”
    曹闲自言自语,苗嫣然就坐在旁边,托着腮,看曹闲炒菜。
    淋入酱油,一点点醋,然后加上水开始闷煮。虾肉太大,不怎么好熟,闷煮能更入味一些,苗嫣然见状在铁锅周围贴上面饼。
    快煮好时,曹闲又加入一把切好的水芹,撒上胡椒盐巴搅了搅,一份地锅虾就做好了。
    “哇……好香啊……”
    苗嫣然嗅着盘子里的味道,食指大动,她夹着锅边沾了汁水的面饼喂入嘴里,下面是虾汁的香味,上面的面饼的香味,喂入口中,饱腹而满足。
    二人遥看雨幕,吃着大虾,心里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    有时候安静地吃一顿饭,很纯粹,没有聊天时的胡思乱想,却也平添一份雅致安静。此时此刻灵魂是属于食物的。
    “你做饭好好吃啊。”
    “我专门学过的。”
    “也是留洋学的吗?”
    “是吧……”
    “真浪费钱啊……”
    “……,我其实没留过洋……”
    “假洋鬼子啊……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酒足饭饱,锅碗洗净,雨也没了,河上雾气出现,曹闲迷茫到现在,真武兵符的任务还没出现,只能问向苗嫣然:“你晚上要去做什么?”
    “杀人。”
    “哦。”
    “只是一个哦?我可是要杀人耶。你不劝劝我吗?”
    “杀呗。”
    “你不像一个奉真。”
    从虾兵被杀,一直到吃完饭,苗嫣然都没什么惊讶的,甚至提都没提一句,曹闲早就知道她是有身份的,不是什么游春的小姑娘。
    所以现在听到她要干一些无法无天的事,曹闲也不是很介意。
    杀呗,这个时代,该死的人多了。
    但希望,你杀的是坏人。
    天色渐渐晚了,小船又走了一段,不知道停在哪一段水域。
    这是灵犀江,但没了未来的模样,曹闲也不知道到了哪一段。
    他们从丰饶山下出发,一路驶来,差不多四五个小时,怎么着也到了灵丘市了。看着水道变得宽敞,两岸停的渔船也变得更多,甚至还有大船出现,沿岸夜色渔火,不知道是文人想象中幸福的点缀,还是贫苦的孤灯。
    岸边,苗嫣然回头望向渔火点点:“我以前就生活在渔船上。”
    “哦?那你还不会游泳?”
    “除了游泳我都会。”
    “包括做饭吗?”
    “……,曹无敌,你好讨厌哦。”
    曹闲微微一笑。
    苗嫣然继续道:“但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喜欢上岸,岸上多好啊,是吧?”
    “没错。”曹闲点点头。
    “像他们这种一生漂泊的渔民,这辈子图什么?”
    “其实有时候很多人没法选择生活。”
    二人上了山,半山腰上,看着鱼灯连片,曹闲道:“明初陈友谅兵败,手下被朱元璋放逐水上,终生不能上岸,子女为贱籍,不得入学科举,这些人被称作九姓渔民。”
    苗嫣然一愣。
    这个故事,她没听过。
    “后来呢?”
    “没有后来了。有些人也会偷跑上岸,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这只是一个胜利者的宣告,除非把他们全杀了,否则这规矩如何限制他们几代人?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