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特色农庄(2)-《大时代的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每一种植物都有它的作用,杂草也是。草扎根土壤,会使土壤疏松,而死亡腐烂后,又会肥沃土壤,繁殖蚯蚓和鼠类。

    故庄老汉采用“两次翻耕”方式进行种植。第一次翻,留15天,等草种子发芽,长出小草。15天后,二次翻耕,将发过芽的杂草埋于田中,让微生菌分解。这样土壤肥力就增强了。

    庄老汉种田不用化肥,也不用任何人畜肥。不施肥,并不是对土地不投入。而是稻子以稻杆,蔬果以野草、落叶自然发酵分解变成绿肥,来恢复土壤活力和疏松土壤。

    不打药可以找回大自然本真的生物链。田间有草,虫子吃草,益虫平衡害虫,水稻平衡杂草,实现土壤、种子、植物、昆虫、微生物菌等多元生态的和谐共处。

    这样的种法,却引来一片嘲笑。

    农民说:“他是脑壳进水了。”

    专家说:“用野路子种野稻子,扯淡。”

    连庄老汉的岳父都说:“你完全是不务正业。”

    但庄老汉说:“再牛逼的科学也干不过大自然。”

    起初庄老汉的稻田里虫子悠哉爬行,稻子不但黄不拉几,还又矮又小。最后的收成,亩产只有两三百斤。

    前三年一片幸灾乐祸声,“就说他种不出好稻子,应验了吧!”

    但庄老汉没有放弃,他相信大自然的力量。

    2012年夏天,狂风肆虐。周边农民种的水稻,倒伏一片。只有庄老汉种的水稻,悠然挺立。

    没有人工施的表面肥,稻子生长想要吸取营养,就必须强力扎根,根扎深了,抗伏倒能力也就强了。

    2014年,虫害横行。农户中的稻子病害成灾,但庄老汉的稻子一片繁茂。尽管偶尔长了虫子,但是只要有蚂蚁、鸟类、青蛙、螳螂,虫子会一只不见,真是一物降一物。

    而三年间,水稻亩产量也增至五六百斤。

    “怪了个去,老庄种的水稻‘成精’了!”从此以后,周围的村民都喊他庄稼通。

    摸索几年下来,庄老汉幡然悟道:农业的本质是一个关乎老百姓生老病死的行业,具备天生的社会属性,而不是商业属性。做农业只能遵道而行,切不可背道而驰。农业的道,就是回归到它的本来自然属性。

    耕者也是食者。通过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,来构建人与人、人与动物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。人类的繁衍生息应该遵循大自然的规律,之所谓道法自然。

    听完了庄老汉的故事,振平心生钦佩,“果然人是要有梦想的,不能为了赚钱而赚钱,如果生活只是为了赚钱,那你注定赚不到几个钱!”

    庄老汉很高兴,“娃儿,你有志气。国家待我们农民是真好,早些年就取消了农业税。民以食为天,农业是泱泱大国的根本。下一步我还想做个休闲农庄,你是否愿意当我的合伙人?”
    第(2/3)页